内容页搜索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档案、
方志工作的指示、讲话、题词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档案工作的指示、讲话、题词

周恩来:

档案工作很重要,应该干一辈子。

——1950年同档案工作人员的谈话

你们都要当专家,好好地把档案工作搞好,还应该发展档案学。你们应当争取当博士嘛。

——1956年关于档案工作人员学习问题

党政档案要实行统一管理。

——19586月同国家档案局同志的谈话

习仲勋:

要妥善保管档案资料,并积极地加以利用,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

——1958114

  毅:

档案很重要,它是历史的证明。

——1958年同档案工作人谈话

  德:

不断提高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充分发挥档案资料的作用,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1959913日关于档案工作的题词

董必武:

典谟训诰,宝之无佚;只字片言,亦所珍惜。分肌擘理,鉴貌辩色;规圆矩方,依时顺序。创业扩基,前轨可迹;古为今用,功同史册。群众跃进,计划落实;察往知来,视兹故帙。

——1959919日《咏档案》诗一首

郭沫若:

前事不忘后事师,自来坟典萃先知。犹龙柱下窥藏史,呼凤舆前听诵诗。国步何由探轨迹,民情从以识端倪。上林春讯人间满,剪出红梅花万枝。

——1960126日《题赠档案馆》

江泽民

档案工作有它的特点,就是平时不起眼,也不引人注目,但是,一旦当你需要时,如果平时工作没做好,临渴掘井,就悔之晚矣!

档案工作是各项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这个基础不牢固,将来我们要负历史责任的。所以,很有必要呼吁和号召我们全市各个机关、企业,各个单位,都要把档案工作安排到很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而且,档案工作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好的,要靠平时下功夫才行。

如果我们档案工作的同志疏忽了对档案的保存和管理,那么将来引起的后果也是很严重的。全体的档案工作者必须要认识到身上所担负的历史责任。同时,也要引起各个方面对档案工作的重视,要尊重他们的劳动。如果对档案部门要求完成的某些档案方面的工作,看作是一种额外的负担,那就更是错误的。相反地,应该看到,档案部门要求这么做,是帮助你们那里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档案,这对你这个单位今后的工作是十分有益的。

——1987827日视察上海市档案局工作时的讲话

做好档案工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199910月为中央档案馆建馆40周年题

李鹏:

档案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具有重视档案事业的优良传统。这种优良传统,使民族文化得以世代传承,使中国文明至今仍保持着强大的凝聚力。中国政府始终把档案工作当作维护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当作管理国家和进行建设的重要依据。中国各级政府都注重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和督促检查,把它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和社会发展计划,从而保证了档案工作的持续发展。

——199696日在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上的讲话

珍藏档案存真求实,探索规律鉴往知来

——199910月为中央档案馆建馆40周年题词

胡锦涛:

档案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帮助档案部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使档案工作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努力采用现代化的手段,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把档案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中国档案报》200312

档案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主要依据。借助档案,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见未来。档案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我们正处于新旧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当前,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发展正处在关键时刻。前不久,中央召开了十五届四中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以及明年的经济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希望全国各级档案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好中央精神,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档案工作,努力采用现代化的手段,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把档案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也希望广大档案工作者,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甘当“无名英雄”,更好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光荣任务。我们也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帮助档案部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使档案工作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999107日至8日,胡锦涛同志在会见出席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的全体代表时的讲话摘要

温家宝:

做好档案工作,还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基础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关系;一是保管、保护、保密和利用的关系,这也是从事档案工作的同志们十分关注的两个问题。

第一,要处理好基础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关系。基础工作是档案馆大量的、经常性的、最基本的工作。这项工作,包括收集、立卷、整理、保管等许多方面,做好这项工作,档案的研究、利用才有基础。从事档案工作的同志,鄙薄基础工作是不对的,不要小看大量的收集、整理、编目、分类的工作,没有这些工作就没有档案工作的基础;当然忽视研究工作也是不对的。

第二,要处理好档案的保管、保护、保密和利用的关系。保管、保护、保密是第一位的工作。这个道理如同基础工作一样,保管不好、保护不好,应该保守机密的而不能保住,利用也就失去了前提。不仅失去了前提,而且还会出问题。所以我们要非常重视档案工作的保管、保护和保密工作。但是,收集、保管、保护档案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利用。

——在中央档案馆的讲话

李瑞环:

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

——199910月为中央档案馆建馆40周年题词

罗干:

档案和档案工作很重要。我们党和政府始终把档案看成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把档案工作看作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条件之一。正如党中央、国务院指出的,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是党和国家各项建设事业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充分肯定。我们今天仍然要发扬我们党和政府重视档案工作的优良传统,把档案工作做得更好。

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档案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和必要条件。我们进行政治斗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都需要利用档案。档案工作不仅关系到今天,而且关系到长远,关系到我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继承、流传和发展,是一项关系到千秋万代的事业。

第二,希望广大档案工作者牢牢树立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思想,做好档案的科学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充分发挥档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档案是保证国家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方面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各级政府、各部门的领导要将档案事业列入议事日程,把它看作是我们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档案信息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创造条件。

第三,要依法进一步建设和发展档案事业。我国已经有了《档案法》,也制定了《档案法实施办法》,立法的根本目的是科学的管理和有效地利用档案。要立法更要严格执法。希望档案部门经常检查《档案法》的执行情况。

第四,要进一步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

第五,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同志都要重视档案工作。希望我们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同志和各部门的负责同志,要继续重视档案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为发展档案事业提供必要的条件,不断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使档案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在全国档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习近平: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浙江省档案局馆进行考察,亲切看望档案工作者,在听取档案工作汇报后作重要讲话。他提出关于档案工作走向依法管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三个走向”的科学判断;关于档案和档案工作使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三个得以”的新定位;关于档案工作由封闭向开放,由重保管向重服务“两个转变”的时代要求。关于档案既要向领导机关服务,又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两为服务”的宗旨要求。

201573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和思考进行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必须坚持正确历史观、加强规划和力量整合、加强史料收集和整理、加强舆论宣传工作,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着力研究和深入阐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等重大问题。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按照“总体研究要深、专题研究要细”的原则,制定中长期规划和具体工作方案,确定研究重点和主攻方向。要整合全国学术机构和研究队伍,协调各地党史、军史、档案、政协文史资料、地方志、社科院、高校等部门和机构的力量,扶持民间研究,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国际等领域对抗战进行系统研究,推出高水准的权威专著和通俗读物。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和协调,国家社科基金、出版基金要把抗战研究纳入重点资助范围,加大支持力度。习近平强调,抗战研究要深入,就要更多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要加强资料收集和整理这一基础性工作,全面整理我国各地抗战档案、照片、资料、实物等,同时要面向全球征集影像资料、图书报刊、日记信件、实物等。要做好战争亲历者头脑中活资料的收集工作,抓紧组织开展实地考察和寻访,尽量掌握第一手材料。

 

(二)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对地方志工作的指示、讲话

毛泽东:

毛泽东在战争年代,每打下一个县城,总喜欢找当地的县志看。19583月成都会议期间,毛泽东不仅自己调阅了大量的四川方志,还辑选了部分方志,推荐给到会的领导同志,提倡利用方志,提高领导水平。同时,毛泽东还倡议全国各地要编修地方志。此事得到党中央的支持和全国各地的响应。

周恩来: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浙江前夕,周恩来专门指示前线总队,要保护好以收藏明代方志和善本书而著称的宁波“天一阁”,使这个藏书楼完好无损地回到人民手中。

195889日,周恩来在《关于整理善本书的指示》中指出要系统整理地方志,把地方志中的经济建设、科学技术资料整理出来,做到古为今用。

19594月,周恩来再次指示:“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史料很值得收集。……现在当然首先要研究现实问题,反映新的情况,但对过去的东西也需要研究,新的东西是从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过去编的府志、县志保留了许多有用的史料。”同年5月,他还询问了地方志的编修情况。

邓小平:

197910月,邓小平在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负责人谈话中指示:“编辑出版年鉴,有很必要,这是国家的需要,四化建设的需要。”

胡耀邦:

197979日,胡耀邦在山西临汾市委组织部干部李百玉给中宣部《〈县志〉应当续订重修》的稿上批示:“大力支持在全国开展修志工作。”

李鹏:

1986428日,李鹏在考察四川省大宁河小三峡时,巫山县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鲁良朝担任向导,临别时,李鹏握着鲁良朝的手说:“一定要写好县志,写好旅游资源。”

199656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李鹏在中南海接见全体代表,并作重要指示:“编修地方志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认识本地区的历史和现状,有利于他们借鉴历史经验,做出正确的决策,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新编地方志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定要认真做好。”

胡乔木:

19861224日,胡乔木在全国地方志第一次工作会议上指出:“作为地方志编辑工作的同志,要力求在编辑工作中避免一种所谓‘政治化’的倾向,所谓‘政治化’,就是不适当地表现出一种政治的色彩,这样就减弱了著作的严谨性、科学性,使地方志染上了一种宣传色彩。”同时指出:“客观的历史就是客观的历史,不需要在地方志里画蛇添足地加以评论。地方志不是评论历史的书,不是史论。多余的评论不但不为地方志增光,反而为地方志减色。”

江泽民:

19875月,江泽民在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指出:“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还指出:“修志工作是一项不容易引起重视的重要工作。各级领导要把修志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事业来抓,并切实抓好。”他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后,仍十分关心新方志编修工作,委托中共中央办公厅的负责同志听取全国新编地方志工作汇报,亲自为一些新志书题写书名,还把新志书作为珍贵礼品赠送给贵宾。

2002年,经中共中央有关部门批准,江泽民在上海地方志编委会成立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重新发表。重新发表的讲话再次强调了地方志事业的重要性,指出:“编纂社会主义时期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重要事业。”

李铁映:

1996年,李铁映在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上指出:“修志工作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事,而是各级政府的职责,主要是省、市、县三级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职责,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坚持‘一纳入’,即把修志工作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各级政府的任务之中;要坚持‘五到位’,即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经过费到位、队伍到位、条件到位。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专家修志,三审定稿制度。方志是‘官修’的地情书、国情书。对各级领导来说,修志可以说是‘官职’。各级领导在这方面不能疏职,更不能使这项事业废弛。”他还曾指出:“做好地方志工作,关键在于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于修志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地方志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延续进行的基础性学术文化事业,不是一项临时任务。如果一届志书完成,修志机构、队伍宣告解散,隔几年又重起炉灶,那将会造成人力、财力的极大浪费,甚至出现资料的散失和断档,给工作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

习近平:

2006年,习近平在温州市苍南县考察台风“桑美”灾后重建工作时,调阅了《苍南县志》,并在与当地领导座谈时大段朗读了书中关于台风的记载,希望地方干部要以史为戒,科学决策,不断提高处置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20142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来到首都博物馆参观历史文化展览时说:“要在展览的同时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李克强:

20151229日,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模范座谈会在京召开。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全国广大地方志工作者赓续传统,创新理念,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谨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示祝贺!方志流传绵延千载,贵在史识,重在致用。各级政府都要关心和支持地方志事业发展,也希望地方志工作者继续发扬方志人精神,志存高远,力学笃行,直笔著信史,彰善引风气,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

刘延东:

20151229日,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模范座谈会在京召开。刘延东接见与会代表并讲话,指出:“地方志是历史智慧的结晶,是维系中华民族血脉亲情的重要力量。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当代其存史、育人、资治功能日益彰显。”她强调:“地方志工作要找准时代定位,紧跟时代步伐,忠实记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翔实记载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要坚持正确历史观和科学方法论,创新理念,拓展领域,完善技术,全面完成第二轮修志规划任务,实现省市县三级地方综合年鉴全覆盖,确保编修史实全面、客观、真实,经得起历史检验。要开发利用好地方志资源,加快方志馆和地方志信息化建设,推动地方公共文化建设,使地方志更好地发挥传承历史、展现当今、启引未来的作用,成为地方的‘精神名片’。要通过学术交流合作,推介高质量地方志成果,服务中华文化走出去,展示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要加强队伍建设,把地方志队伍建成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文化建设生力军。”